理论研究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高教前沿 > 理论研究 > 正文

马陆亭:抓住本质性内涵发展

发布时间:2024-01-18    分享到:

年轮新启,万物有本,本即我是我。做好自己,才能更好贡献客观世界。

新时代发展的主题是高质量,高质量的核心在内涵。内涵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本质属性,是事物“类”的差异所在及核心竞争力的体现。在过去不具备条件的时候或尚未到高质量发展阶段,我们可以围绕着核心内涵在外围创造条件谋发展,而一旦进入到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就必须牢牢抓住本质属性来发展,以保证发展不跑偏。否则,就是没抓准主责主业,甚至发生“荒自己的田”。

教育是使人社会化、现代化和不断自我完善的基本手段,是有目的、有目标、有组织地帮助一代代新人成长的过程,因此其最本质的内涵就是促进人的成长。成长的标准是健康、科学、全面加特色,基础教育阶段尤为明显。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,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活动就须坚守,无助于成长的内容就要摒弃,还须适应科技的发展要求而与时俱进。

年青一代经由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进入工作岗位,是现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。现代产业通过科学技术孕育产品而生,高等教育的本质内涵在创新,职业教育的本质内涵在技能。经由高等教育,毕业生在工作后可以应对各种变化,由此形成社会创新的基础 ;而经由职业教育,毕业生在岗位上能熟练处理工作,因此构成产品质量的保障。

高职教育既是职业教育,也是高等教育。其职业性体现在熟练技能人才培养上,其高等性体现在所获技能建立在“以科学原理为基础的现代技术”之上。因此,高职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具有“以现代技术为依托”的高技能。这即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内涵,在不改变职业教育“技能”这一“类”的特征上延伸发展。

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,按照法律规定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。具体说到通识教育等,则涉及到育人的不同理念。当然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,越来越多的“专业化”培养任务会后移到研究生阶段完成。高级专门人才的基础是专业性,学生毕业后要能在专业领域从事工作、要能解决专业问题,这
就提出了发展性,即能在专业领域内不断学习与进步。毕业生个人的发展与专业工作的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,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,并由个人工作的创新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创新,所以创新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内涵。

创新发生在思维层面,不断学习、不断解决问题都离不开积极主动有效的思维,所以高等教育在学业上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。教学是有组织的育人过程,课程、课堂、教学计划等都必须关注建立在专业知识学习之上的思维能力培养。大学的办学模式、学风建设、管理制度等也要能促进创新人才成长,由此在校园里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氛围。

高等教育还有其他的基本功能,也都应围绕创新这一核心内涵来实现。科学研究与创新的关联最为密切,不创新就没有科研,科研要针对问题解决,不解决问题的科研是假科研,只是不同高校着眼解决的问题不同 ;社会服务要以学术为基础开展,无论知识迁移应用还是科技开发推广都属高校的分内职责,即所谓基本功能之义,由此推动社会的创新发展 ;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促进学术创新的有效途径,大学是天然的学习型、创新型组织,开放是大学组织属性,学者通过思想交流学术合作共同提升大学的创新水平 ;文化传承与创新涉及在继承中发展,发展不忘本色,更有着守正创新的使命担当。

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在创新,国家对大学的期盼也在创新,高校的教育、科技、人才合力要在创新的氛围中一体统筹推进。